创新论文
赤壁慧晟实验学校 802班 王桐
九年级上册化学教科书里有一篇叫做质量守恒定律的文章,在其中有一个关于证明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。
关于这个实验,1774年,拉瓦锡用氧化汞的分解和合成反应中各物质质量间的变化关系。他将45份质量的氧化汞加热分解,恰好得到了41.5份质量的汞和3.5份质量的氧气,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没有改变。
大量实验表明,上述现象并不是巧合,而课本上关于证明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是这样的:在底部铺有细沙的锥形瓶中,放入一小堆干燥的红磷。在锥形瓶口的橡胶上安装一根玻璃管,上端系一个小气球,并使玻璃管下端能与红磷接触。平衡天平,记录所称质量m1,然后取下锥形瓶,将橡皮塞上的玻璃管放到酒精灯火焰上烧至红热后,迅速用橡胶塞塞紧,引燃红磷,冷却后放到天秤上,记录所称质量m。
这个方案我看完后感觉太复杂了,同时也有很多麻烦的地方:中间烧玻璃管后迅速塞紧橡皮塞时,就算再怎么塞也还是会漏掉一点儿,影响实验结果。于是我把药剂换成打磨后的铁钉和硫酸铜溶液,无需加热,也无气体生成,操作方便。
通过这次创新,我明白了任何事物都没有绝对的最优解,方法总是不断变简单的。